衛生間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房間之一,它集洗浴和方便于一身,不同的地區,不同的人,對于衛生間的設計要求也各不相同,有的人會追求功能性,也有的人會追求時尚感。
總有一些好的設計,被埋沒,當被挖掘出來,讓人覺得眼前一亮!
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8個關于衛生間的「冷門設計」,有的可以解決大麻煩、有的很人性化、有的還顏值很高!
衛生間幹濕分離,用玻璃淋浴房+地面擋水條是非常常見的設計。
但是對小戶型而言,可能就不那麼實用了,淋浴房的存在導致衛生間內部空間更狹小,擋水條容易藏汙納垢,也容易磕絆家裡的老人。如果你家衛生間涉及到這類困擾,以下這個 (無擋水條)地面雙坡度設計,可能會讓你眼前一亮。
濕區和幹區,自帶一個高低差,交界處做小斜坡設計,替代傳統的擋水條,確保了洗澡時,地面的積水不會蔓延至幹區,而上方飛濺的積水,有浴簾擋住,雙重保障。 濕區本身還有一個坡度,以地漏處為最低點,鏡頭下方為高點。洗澡時,整個濕區的積水會自然流向地漏處。(符合水往低處流的基本道理)
好處:不易磕絆、更有利于空間通風、死角少衛生更好打掃、浴簾對比玻璃更輕盈靈活,不會顯得小空間過于壓抑。
鏡櫃也是對小衛生間友好型的設計,一邊不影響鏡子,一邊解決儲物煩惱。
但總有人吐槽說,鏡櫃好是好,但是所有東西,都塞進去,拿取顯得麻煩。
針對這一問題,還是日本的鏡櫃設計師,想出了一個方案,便是在鏡櫃和檯面之前的空擋,做一個翻斗抽屜。
裡面是小盒子,剛好可以放置一些常用的洗漱用品,完美地解決了上述常用物品的收納,還乾淨衛生。
對于已經裝了鏡櫃的朋友來說,不可能再改變,其實也不用灰心,還可以直接用置物架,裝在鏡櫃與檯面之間。
整潔度雖有些犧牲,但好在拿取更方便了,而且還能放牙刷杯、洗面孚乚,這樣稍微大一點的東西也能放得下了,倒也是個不錯的方法。
鏡櫃設計,真的是很普通很常見的設計了。不過 「日式鏡櫃設計」,在國內確實冷門。主要是價格貴,但顏值上和很多人心理預期的「高檔、奢華」不匹配。
會選擇它的人,大概真的就是看中它簡約耐看的設計,以及強大的實用性了。
區別于傳統的木質櫃,內部採用了抗菌耐刮花的材料,做到了一體式、無拼縫,收納物品的同時,更好做打掃,更不容易藏汙納垢。
有的款式,底層帶有不銹鋼鏤空瀝水架,可以用來收納洗漱品,諸如牙膏、杯具、牙刷之類。即便濕水放入,也能一邊收納一邊瀝水,幾乎不必擔心發霉發黑的問題。
收納的層板,不是單獨的一塊板,而是設計成收納盒的形式,物品存放更穩不容易掉落。層板兩側設計了均勻分佈的 「軌道卡口」,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層板的位置,從而可以收納不同規格的物品,非常人性化。
整個鏡櫃還做了安全通電系統,有預留帶有防水蓋的插座,給剃須器電動牙刷充電非常方便。
也帶外插座、鏡前燈和防霧加熱功能,按壓下面的小開關即可打開。冬天使用時,可以加熱,確保熱水洗臉、照鏡子的時候不容易產生模糊的水霧,體驗感超棒。
門檻石是很多喜歡極簡風朋友的「心頭痛」,因為在降低美觀度的同時,因為「小臺階」的關係,還多了一個衛生死角,容易滋生細菌。
然而,考慮到擋水的需求,最終還是放棄了。
但有一種方案,實施起來不算難,也可以擋水,還能去掉門檻石。
如上圖,把門框的下沿做成與門檻石類似的存在,需要做的是:裝修先確定地板厚度,再根據地板的厚度,找衛生間裡外的平,最終只要確保衛生間外找平層+地板厚度與衛生間內+瓷磚厚度,有個高度差,高度差等于門框的高度就行。
這條,我建議還沒裝修的,日後考慮要小孩的,一定要採納。
大家現在都知道,裝修衛生間時,會提前在馬桶安裝的附近牆面,預留一個插座。(為了將來安裝智慧馬桶蓋的不時之需)我是建議大家留兩個插座。並提前在馬桶背後預埋好一個進排水管道。(不預埋只能走明線)
目的是留給日後安裝 「壁掛式迷你洗衣機」使用的,相信我,這種洗衣機會慢慢普及的。因為清洗小孩子的衣服真的非常的方便,即便將來孩子大了,也可以專門用來清潔家人的內衣。高溫煮洗的高效殺菌能力真的很棒,還能洗真絲內衣保護織物。
(當然,壁掛式洗衣機也可以安裝在陽臺,我倒是覺得裝在馬桶背後更省空間,而且更方便,給娃洗澡時,順帶就把衣服洗了)
這是個老問題了,很多人其實是在生活中實踐後,才發現自家衛生間水龍頭買短了,導致洗手時,水花很容易濺到檯面上,徒增打掃的困擾,若是懶一點,忘了擦水,又很容易導致檯面周邊的霉菌滋生。
不建議各位花高成本去直接替換水龍頭,在原有的短管龍頭前端,安裝一個 「水龍頭延伸器」即可(也叫起泡器)。裝好後,其實就相當于水龍頭的出水管延長了,那麼洗手時出水點距離檯面更遠,自然就不容易濺水了。
而且這個小的延伸器是可以旋轉的,沖洗水槽內壁的時候就更方便了。自帶一個起泡出水和花灑出水的功能。
起泡,更省水,出水輕盈,膚感柔和,不易飛濺。 花灑,擴大出水面積,沖洗水槽內壁時去汙效率更高。
無污染馬桶刷,是相對傳統馬桶刷來說的,傳統馬桶刷無論是否帶盒子,都是刷完,髒兮兮,依然得存放衛生間,造成二次污染,不美觀、有異味。
無污染馬桶刷的設計巧妙之處在于刷頭,刷頭是一片,可水溶、自帶清潔劑的棉片。這就意味著,每次用的時候,取一片,刷完即丟,非常方便。
平時存放在衛生間的,只是馬桶刷的刷柄,如果你不想要直接了,甚至可以直接掛起來,自然也不會有什麼二次污染了。總結起來,無污染馬桶刷,就是乾淨、方便、無二次污染。
目前已經有點流行的趨勢,全面替代傳統馬桶刷,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。
皂液器,大多數人見的場景,都是在酒店裡,可能用過一兩下,但自家裝修的時候,也想不起來用這個設計。
其實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,非常值得借鑒到家裝裡來。
首先是很方便,按下出浴液,隨用隨壓。
其次是美觀,有了它浴室再也不用出五顏六色、大小不一的沐浴露瓶子、洗髮水瓶子之類的,而且還可以直接購買替換裝,更省錢。
雙洗手臺讓家人可一起同步梳洗。不少家庭一早趕著出門總要上演衛生間卡位戰,更別說每個人因習慣不一,愛用牙膏、保養品不同…,以至于檯面混亂、甚至互相產生嫌隙。
此時,雙檯面浴室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法。除了可解決上述問題,家人還可在晨昏刷牙洗臉時話話家常,讓感情加溫。當然,美好的背後的代價,就是衛生間格局不能過小,檯面寬度不低于120CM,同時站位區空間不能過窄,以免二人共用時有壓迫感。
很多衛生間,空間逼仄,想要做幹濕分離,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,門沒處開,最終只能放棄。
對付居住空間小的方法,日本人比我們有經驗,他們的的方法是,利用衛浴專用的折疊門,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折疊門,卻讓小衛生間做幹濕分離,或者隔出更多功能區成為了可能。
目前,大部分一、二、三線城市,都能找到類似的日式折疊門,如果你家裝修也面臨這個問題不妨找找。
小編有話說:
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個和衛生間有關的實用「冷門設計」,也許知道的人不多,但體驗後,就知道有多爽。看後讓人不禁感歎:我家裝修怎麼就沒想到呢?太實用了!